犬諾卡氏菌病的病原體介紹
犬諾卡氏菌病的病原體為星形諾卡氏菌,是犬貓比較少見的一種細菌性疾病。當狗狗感染了諾卡氏菌病后,會在感染部位(主要為四肢、耳下或頸部等處)發(fā)生蜂窩組織炎及相應的淋巴結腫脹的癥狀。
犬貓的諾卡氏菌病的病原是星形諾卡氏菌病,其次為巴西諾卡氏菌、豚鼠諾卡氏菌。是一種革蘭氏染色陽性、細長分枝狀和絲狀菌。不形成莢膜和芽孢,無運動性,有較弱的抗酸性,為需氧菌,培養(yǎng)的溫度為28~30℃,在血瓊脂培養(yǎng)基和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隆起、堆積、重疊的顆粒狀菌落,邊緣不整齊,能產生黃棕色的色素。本菌能發(fā)酵葡萄糖、果糖、糊精、甘露醇產酸,能還原硝酸鹽,產生尿素酶。過氧化氫實驗陽性,氧化酶反應陰性。
詞條相冊
犬諾卡氏菌病的癥狀表現
犬諾卡氏菌病的防治要點
犬諾卡氏菌病主要會引起狗狗的感染部位發(fā)生蜂窩組織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該病的話,很容易引起細菌擴散、病灶處膿腫破潰。犬諾卡氏菌病會繼發(fā)或單獨發(fā)生滲出性胸膜炎和腹膜炎,所以一定要盡早治療。
本病尚無特異的疫苗可供預防。主要是做好皮膚和犬舍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防止發(fā)生外傷,發(fā)現外傷應及時涂擦紫藥水或磺酊。對僅發(fā)生于體表皮膚的輕癥病例,只須對膿腫做外科治療即可治愈。如能配合使用磺胺類藥物,可提高其療效,但劑量要足夠,療程宜長。常用的藥物有復方新諾明、二甲胺四環(huán)素(用量3毫克/千克體重·次,1日2次)、強力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等,均對本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也可將磺胺類藥物與氨芐青霉素聯合使用。在治療的同時,必須結合實行膿腫引流和壞死組織切除等外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