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欄
- 英文名:Tulbaghia violacea
- 學(xué) 名:紫嬌花、洋韭、洋韭菜
- 別 稱:野蒜、非洲小百合
- 壽 命:不容易死
- 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地為南非
紫嬌花的品種簡介
紫嬌花為石蒜(詳情介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球根花卉。紫嬌花的外觀和韭菜非常像,但是花色為紫色,而中國的韭菜花一般為白色,所以可以從花色上加以區(qū)別。紫嬌花全株均有濃郁的韭菜味,也可以和中國韭菜一樣食用。
紫嬌花的鱗莖肥厚,呈球形,直徑達(dá)2厘米,具白色膜質(zhì)葉鞘。葉多為半圓柱形,中央稍空,長約30厘米,寬約5毫米,葉鞘長5-20厘米。
中文學(xué)名:紫嬌花、洋韭、洋韭菜
拉丁學(xué)名:Tulbaghia violacea
別稱:野蒜、非洲小百合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石蒜科
屬:紫嬌花屬
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地為南非
詞條相冊
紫嬌花的栽培要點(diǎn)
紫嬌花葉片翠綠,花朵俏麗,花期長,是非常難得的夏季花卉,也有朋友將紫嬌花作為切花。紫嬌花的外形和中國的韭菜非常像,就是花色不同,并且紫嬌花也可以和中國韭菜一樣食用。
一、土壤
培養(yǎng)紫嬌花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制,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
二、施肥
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fā)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yǎng),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并可促進(jìn)球莖的發(fā)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fēng)透氣和適當(dāng)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xì)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shè)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
三、澆水
紫嬌花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干旱時須適當(dāng)勤澆,并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
紫嬌花常用的繁殖方法介紹
紫嬌花為球根花卉,成株叢生狀,所以人工繁殖時除了我們常用的播種法還可以用鱗片扦插、分球等方法進(jìn)行繁殖。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即可用于觀賞又可食用的紫嬌花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xiàng)。
1、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yīng)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后約20-30天發(fā)芽。幼苗期要適當(dāng)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shí)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yǎng)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鱗莖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幾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nèi)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yǎng)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3、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數(shù)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shí)、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yīng)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zhì),保持基質(zhì)一定濕度,在20度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yǎng)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yǎng)3年左右即可開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于少數(shù)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yǎng)。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后,將地上莖壓倒并淺埋土一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jié)于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